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靶向治疗、化疗、消融治疗效果如何?
肠癌,是一种常见于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多与基因、遗传、生活方式及饮食相关。当这种癌症发生肝转移时,治疗的风险无疑会上升,但仍有治愈的可能。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主任医师李斌奎,针对肠癌肝转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肠癌患者一旦发生肝转移,面临的局面确实更为严峻,但不必过分绝望。有大约10%-20%的肠癌肝转移患者,经过科学的治疗后,仍有机会接受根治性手术。这得益于化疗药物的进步以及治疗技术的进步,许多原本无法手术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得以手术的机会。
那么,肠癌肝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呢?首先是新辅助化疗,对于小的病灶,可以直接切除肝脏的病灶。对于那些暂时无法切除的病灶,医生和患者会共同考虑是否通过化疗或其他方法转化为可手术的状态。如果经过化疗或其他方法仍无法转化为可手术的状态,那么将采用局部消融治疗、局部动脉灌注化疗等手段来减缓病灶的生长速度。除此之外,还有靶向治疗、化疗和消融治疗等。对于全ras野生型的患者,可使用相应的西妥昔单抗;对于DNMR的患者,可进行免疫治疗。消融有风险的情况下可用高精度的SBRT放疗照射病灶。
尽管肠癌容易发生肝转移,且肝转移后治疗难度加大,但临床上的治疗技术仍有可能为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关键在于患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树立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的也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有任何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肠癌的治疗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患者及家属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与医生和病魔共同抗争。
肠癌肝转移虽然治疗难度大,但并非无药可治。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就有可能战胜病魔、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