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检查有哪些?
关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检测与识别,许多人听到“白血病”就心生恐惧,但实际上,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的了解和正确检测,是战胜病魔的第一步。慢粒,作为一种增殖性疾病,其特点在于粒系细胞的过度产生。在疾病初期,这些细胞仍具有一定的分化能力,且功能保持正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逐渐恶化,转变为恶性程度更高的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30至40岁的年龄段,20岁以下的患者相对较少。针对慢粒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血象检查是关键。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范围(高于100×109/l),大多为中性杆状核和晚幼粒细胞。血象检查还需要与类白血病反应进行鉴别。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在早期可能轻度减少,而血小板数量则可能正常或增加。
象检查是深入了解病情的重要手段。呈现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的状态。在片中,可以看到各期粒细胞,其中中、晚幼粒细胞占主导地位。红细胞系在疾病晚期可能会减少。90%的患者的成熟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会明显降低。
染色体检查也是确诊慢粒的重要方法之一。超过90%的慢粒患者可见ph’染色体,这一染色体被认为是慢粒多能干细胞的肿瘤性标志。根据有无ph’染色体,慢粒可分为两大类,前者预后通常优于后者。
血液生化检查为病情评估提供了进一步的信息。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及维生素B12结合力的显著增高是本病的特点之一。血清尿酸浓度也可能增高,特别是在接受化疗时。这些生化指标的异常变化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正确检测与识别,是确保有效治疗的前提。通过血象、象、染色体及血液生化等多方面的检查,我们能更全面地了解病情,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此过程中,患者应保持信心,与医生紧密合作,共同面对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