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肿瘤中,腮腺癌尤为常见,占据涎腺肿瘤的八成以上,其恶性程度较高,病程进展迅速。许多病人在晚期才能察觉,那时癌细胞已侵袭至皮肤、肌肉乃至骨组织,导致口腔溃疡、面部麻痹和面瘫等症状。对于涎腺肿瘤的诊断,有多种方法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识别并评估病情。
B超是腮腺肿瘤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通过B超,我们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均质性回声、边界清晰度以及后壁回声等特征,从而初步判断其良恶性。对于某些淋巴结炎症,其表现与肿瘤相似,因此B超在定性诊断上的作用有限。
为了进一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深浅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联,CT及MRI检查至关重要。这些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腮腺深叶肿瘤与咽旁间隙肿瘤的差别,以及肿瘤与颈部大血管的关系。恶性肿瘤的形态在CT及MRI下表现为不规则、境界模糊、密度不均。
至于活体组织检查,除非是对已向皮肤破溃和晚期无法手术但必须进行组织病理诊断的病例,一般不建议进行。因为不当的活体组织检查可能会对腮腺恶性肿瘤的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腮腺造影则适用于临床难以确诊的病例。通过造影,可以观察到肿瘤压迫导致的导管系统紊乱、扭曲、移位、中断以及腺泡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等现象。虽然这一检查能间接反映病变的存在,但在鉴别肿瘤性质方面的帮助不大。
对于涎腺肿瘤,尤其是腮腺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检查方法。这样不仅能准确确定肿瘤的存在和位置,还能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提高腮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