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怕结肠镜检查?怀疑结肠癌可用CT确诊
结肠癌:CT成像的精准筛查与诊断价值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疑似患者而言,CT结肠成像为其提供了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测方式。对于那些对结肠镜检查感到恐惧的患者,CT结肠成像无疑是理想的筛查手段。《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指出,此技术能够发现90%的大于或等于1厘米的癌前病变。
CT结肠成像技术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全结肠的细致扫描,其检测范围覆盖仰卧位及俯卧位,并采用薄层扫描技术。之后利用原始的横断面二维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该技术类似于“仿真结肠内窥镜”,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整个结肠的状况。
相对于传统的结肠镜检查,CT检查具有较低的结肠穿孔风险,且过程方便、无痛。其X线的辐射量也低于钡灌肠检查。对于大于1厘米的息肉等病变,CT检查的检测敏感度极高。
对于特定的高危人群,如年龄超过50岁、有结直肠息肉、结肠癌家族史、或者存在腹泻、便秘、便血等症状的人群,建议进行结肠病变的筛查。对于无法接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如使用抗凝剂、高龄、衰弱及伴有严重心肺疾病者,CT检查结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急性腹痛、腹壁疝、中毒性巨结肠及炎症性肠病的急性期,进行CT结肠检查需要谨慎,以防止可能的结肠穿孔风险。
尽管CT检查在结肠癌的筛查和分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并不能作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但其在结肠癌的分期及手术计划的制定方面却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需要接受放疗的患者,CT能够提供准确的定位,并确定适当的靶体积。
手术后,CT检查也是随访和监测复发的重要工具。手术后3个月时,患者应该进行盆腔CT检查作为基础片,以便于后续的随访对比。在接下来的2-3年内,应每隔6-8个月进行一次CT检查,或在CEA升高时及时复查。这样既能有效监控术后恢复情况,也能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