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气管癌:罕见却致命的呼吸疾病
原发性气管癌是一种少见的肿瘤疾病,发生于第一气管环至隆突范围内。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占1-3.5‰,而在气管支气管肺肿瘤中的比例亦不超过2%。尽管其发病率较低,但恶性程度约为50%,且多数属于低中度恶性。这使得这种疾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经常被误诊。
气管肿瘤的症状并不特异,有时与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哮喘或气管炎等症状相似。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病期晚期。也有一些患者经过其他治疗如甲状腺癌、食管癌等治疗后,局部未见明显复发病灶,却在气管镜检查中发现气管内肿瘤。
该疾病的好发年龄在40-69岁之间,但不同病理类型的发病年龄有所不同。例如,腺样囊性癌和燕麦细胞癌的发病年龄较鳞癌要早5-10岁。男性的发病率较女性更高。
在病理类型方面,原发气管癌以鳞癌最为常见,占40-65%。其次为腺样囊性癌(30%-40%)、肉瘤(5%-10%)、腺癌(2%-10%)以及未分化癌(1%-4%)。
肿瘤部位以下1/3段气管的肿瘤最为常见,占40%-65%。而肿瘤位于上1/3段和中1/3段气管的占比则较低。
诊断原发性气管癌并不简单,但采用一系列检查方法如胸正侧位X片、气管断层片、胸部CT或MRI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等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原发性气管癌的首选方法是手术治疗。由于病理类型不同,患者的生存率也会有所差异。对于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或手术后出现局部复发的患者,放射治疗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它能控制症状,延长生命。
原发性气管癌是一种需要高度警惕的罕见疾病。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易误诊,人们应该加强对这一疾病的了解,以便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