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检查诊断
大 【病史采集】 大因发病部位和病期的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因此询问病史主要有下列内容: 1.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如便频、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及排便不尽,肛门坠重、大便变形、变细等。 2.便血,如便血颜色、便血量、便血时间,有无粘液等。 3.腹部肿块,发现腹部肿块时间、肿块部位、大小、形状、肿块质地、活动度等。 4.不全肠梗阻或肠梗阻,如腹胀、隐痛不适或阵发性腹痛、肠鸣、排便困难、排气停止等。 5.有无贫血、消瘦、发热、乏力等。
【物理检查】 1.视诊:病人有无贫血、消瘦、脱水、恶病质等。 2.触诊:检查锁骨上、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是否肿大,注意其硬度、数量、活动度。 3.腹部检查:腹部有无隆起、凹陷,有无肠型,有无压痛、反跳痛,有无肿块,注意肿块部位、形状、大小(cm),肿块质地及表面状况、活动度。肝脾是否肿大,有无腹水,肠鸣音有无异常。 4.直肠指检:直肠有无肿块,肿块与肛门缘距离,肿块大小、质地、活动度,肠腔狭窄程度和出血等。 【辅助检查】 1.大便潜血试验:作为大肠癌普查初筛方法和结肠疾病的常规检查。 2.结肠X线检查: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是发现结肠病变的重要手段,观察肠粘膜有无破损、肠壁僵硬、肠管狭窄等。 3.纤维结肠镜检查: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并能取活检作为病理学诊断,是结肠癌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其适应于: (1)原因不明的便血和大便潜血持续阳性,疑有结肠肿瘤者。 (2)X线检查发现结肠息肉需鉴别良、恶性者。 (3)术前需了解结肠癌病变范围和术后有无复发者。 4.超声显像检查:可判定病变累及肠壁范围,肠壁浸润深度以及邻近器官有无转移,尤对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腹主动脉周围病灶、盆腔转移病灶有较高的灵敏度。 5.病理学检查: (1)脱落细胞学检查:采用直肠冲洗、直肠镜下刷取,肛门直肠病灶处指检涂片作涂片细胞学检查。 (2)活检标本的病理取材的检查。 6.CT检查:主要适用于了解肿瘤向肠管外浸润的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脏器的转移。亦可为术前分期及术后复查提供依据。 7.癌胚抗原(CEA)检查:对判断癌肿预后,监察疗效和复发方面具有一定帮助。 【诊断】 早期大肠癌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病情发展出现临床表现: 1.持续性腹部不适、隐痛、大便不规则、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粘液便、里急后重、便血、贫血消瘦。肠梗阻时可见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排便困难、排气停止等。 2.部分病人腹部触及包块。 3.临床特殊检查: (1)肛诊; (2)内窥镜检查,可使部分早期大肠癌病人获得诊断; (3)病理学活检; (4)双重气钡对比造影; (5)B超、CT检查可见异常; (6)癌胚抗原检查可能阳性。
(编辑:温雅)收 藏 到 网 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