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样治好心慌的-
运动健康 2025-03-24 09:02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心悸是一种令人感到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的病证。它的产生源于外感或内伤,导致气血阴阳的亏虚,使心脏无法得到足够的滋养;或者是痰饮瘀血阻塞了心脉,导致心脉不畅。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虽然心慌的病位在心,但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都会相互影响,相互波及。在治疗时,不仅要关注心脏本身,还要根据脏腑亏虚的程度,或是补益气血之不足,或是调理阴阳之平衡,以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使气血运行畅通。这是补虚的主要方面。
而在病邪实证方面,心慌往往是由虚致实,如脾虚导致的运化失调生痰,气虚引发的血循不畅致瘀。健脾化痰涤饮,益气活血祛瘀也是治疗心慌的常用原则。由于心主神明、心主血,心气与脑相通,心慌还可能导致不寐和眩晕等心神不安的症状。在治疗心慌时,常常在补虚及祛邪的基础上加用养心安神或镇心安神的方药。
当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慌症状出现时,治疗应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为基础,结合健脾化痰涤饮、活血祛瘀的方法,同时辅以养心安神、镇心安神的原则。这样的治疗方法既能够改善心悸病症本身,也能够缓解由心悸引起的其他不适症状,为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中医的视野下,心悸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症状,更是身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衡的反映。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身体的状况,找到病症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达到根治病症、恢复健康的目的。
上一篇:更年期夫妻睡前少“卧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