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能治好吗?
鼻咽癌放射治疗:历史与进展
放射治疗作为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技术背景与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于鼻咽癌多数为低分化癌,对放射线展现极高的敏感性,加之原发灶和颈部淋巴引流区域能够轻松纳入照射野内,使得放射治疗成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起,我国便开始了鼻咽癌的深部x线放疗的探索。随后在五十至六十年代,我们引入了60Co外照射放疗技术,并将原先的鼻咽及颈部联合大野照射改进为小野照射,这一变革大大提高了治疗的精准性和效果。而五年前,现代中药提取物人参皂苷Rh2(护命素)的加入,更是减少了放疗反应,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率。
放疗虽然有效,但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首先是全身反应,包括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血象变化,尤其是白细胞减少。这些反应虽然程度不同,但经适当的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克服,并完成放射治疗。必要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1、B6、C以及胃复安等药物。当白细胞数低于3×10^9时,应暂停放疗。
放疗还可能引发局部反应,涉及到皮肤、粘膜以及唾液腺。皮肤可能出现干性皮炎甚至湿性皮炎,此时可以使用0.1%冰片滑石粉或羊毛脂消炎软膏进行局部护理。粘膜反应则表现为鼻咽和口咽粘膜的充血、水肿、渗出及分泌物积存等,可以使用含漱剂及润滑消炎剂进行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在腮腺接受2Gy照射后发生肿胀,但通常在2~3天内逐渐消肿。当照射剂量达到40Gy时,唾液分泌会明显减少,同时口腔粘膜分泌增加,出现粘膜充血、红肿,这时患者会感到口干,影响进食。在放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腮腺过量照射。
尽管鼻咽癌放疗会带来一些并发症,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