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引起放疗后回忆反应性皮炎一例
近期,美国知名医师 Champ 和 Smith 在 NEJM 杂志报道了一例罕见的病例,该病例展示了药物引发的皮肤放射治疗回忆反应。
这位患者是一位77岁的女性。在遥远的过去,大约35年前,她因左侧乳腺癌接受了乳房切除术和化疗治疗,几乎未出现任何副作用。命运似乎与她开了个玩笑。在之后的岁月里,她又与癌症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斗争。
大约11年前,她被诊断出右侧乳腺癌并伴随广泛的骨转移。为了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她接受了多种化疗方案以及针对腰椎转移灶的姑息性放疗。在这之后,她开始了长达18个月的口服氟脲嘧啶类药物治疗。药物带来的效果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在她的下背部皮肤,出现了严重的红斑、湿性脱皮和溃疡。
在历经三年的治疗后,临床检查再次揭示了令人困惑的现象。她的下后背放疗区域出现了无症状的色素沉着区,皮肤状况如同木纹一般硬化(如图)。这种情况被称为「回忆反应性皮炎」,在接受氟脲嘧啶治疗后的患者中是极其罕见的。
回忆反应性皮炎是一种特殊的病症,它发生在患者接受化疗的过程中,此时患者的皮肤出现了放疗带来的副作用,而这种副作用的出现距离放疗的时间可能是数月甚至数年。尽管这种病症令人困扰,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然是个谜。一些可能的解释包括血管形成、上皮干细胞功能下降或DNA修复功能受损等。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后来的治疗中接受了左侧胸壁和右乳转移灶的放疗,但并未出现典型的皮肤毒性反应,随后的治疗中也未再出现类似的皮肤木样纤维化改变。这一病例无疑为医学界提供了一个深入研究皮肤回忆反应性皮炎的宝贵机会。
这例病例不仅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充满了挑战和未知。对于医学界来说,这是一个探索、学习和进步的契机。让我们期待未来的研究能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这一病症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