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瘤的临床表现
肝脏良性肿瘤,如血管瘤和错构瘤等,犹如沉默的战士,默默潜伏在肝脏内部。这些肿瘤通常体积较小,且拥有清晰的包膜界限,因此早期几乎不引发任何临床症状,往往在因其他原因接受肝脏检查时意外被揭晓。只有在肿瘤长大或发生出血时,患者才会感受到肝区的轻微胀痛。在影像检查中,肝脏的轮廓变化如膈隆凸和肝脏的升高可能会揭示它们的存在。
原发性肝癌则是另一种情形。这种癌症多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及弥漫型。这种疾病偏爱40岁以上的群体。肝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可能仅有肝区疼痛、腹胀等轻微不适。一旦触摸到明显的肿块,往往意味着病情已经进入中、晚期。及时的诊断对于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当进行化验检查时,如果甲胎球蛋白测定结果呈阳性,应立刻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认病情。选择性肝动脉影像检查是诊断肝癌的有效手段,它能发现直径小到2cm的肝癌,明确肿瘤的范围和数量,判断其供血是否丰富,并了解是否存在肝硬化以及附近是否有肿瘤转移。
肝癌的动脉造影表现多样且具有特征性。在造影中,可以观察到肿瘤血管的分布,这些血管在肿瘤区域内呈现出大小不均、形状不规则的影像,同时供血动脉会增粗。有时,动脉会被拉直和移位,其边缘变得不规则且僵硬,这是由于肿瘤包绕所致。在毛细血管期,可以看到肿瘤染色,呈现出高密度的结节影。在肝实质期,则显示为充盈缺损区。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观察到动静脉瘘的形成,使相邻的门静脉分支早期显现。
这些表现不仅揭示了肝癌的存在,也提供了关于其生长方式、扩散程度和血管供应等重要信息。深入理解和解读这些表现,对于医生准确诊断、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对于患者而言,了解这些信息也有助于他们对病情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治疗决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