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出现的病因

生活百科 2025-03-25 21:09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虚火(热)”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病症表现。患者主观上会感到发热,然而通过测量体温,往往并不会出现显著的升高,或者仅有轻微的体温上升,一般维持在38℃左右,极少超过39℃。这种热度在午后及夜间尤为明显,且在劳累之后症状会进一步加剧。除了发热之外,“虚火(热)”还常常伴随着一系列症状,如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口干目涩、咽干咽痛等。患者还可能出现骨蒸潮热、两颧潮红等症状。

这一切的背后,涉及到人体内血、津液、元阴等物质的平衡。这些物质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石,在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中被消耗,同时又从食物中汲取营养以得到补充和充盈。在人体过度劳累、久病耗损、大量失血或饮食失宜等情况下,体内的液态物质会被过度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从而导致“虚火(热)”的产生。

在“实火(热)”以及外来六淫邪气中的“火(热)邪”的影响下,体内的液态物质也会大量减少,从而引发“虚火(热)”的症状。这种情况在感染发热性疾病的后期尤为常见。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不退、热度在上午较轻或无热度,但在午后和夜间热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9℃。患者可能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佳、口干但不喜欢饮水、心烦失眠、咽干齿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一系列症状。

对于“虚火(热)”的患者来说,生活中的调养和护理至关重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摄取富含营养的食物,都有助于缓解病情,促进身体的康复。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中医治疗,也是缓解症状、恢复健康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宫外孕手术后多久可以再备孕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